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陈镜明院士、柳竞先教授来校讲学
时间:2025-04-21    0次浏览    来源:

(文/人事处、科学研究院)415日上午,应学校邀请,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陈镜明教授与柳竞先教授来我校进行访学交流。在林学院报告厅“陶铸大讲堂”先后作题为《中国森林年龄结构及其对未来碳汇走势的影响》和《亚热带森林碳水循环和耦合的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学校副校长尹双凤主持,来自林学院、生态环境学院、前沿交叉学科学院、计算机与数学学院等300余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陈镜明院士详细阐述了我国陆地碳汇现状、空间分布情况,指出森林未来碳汇潜力与森林年龄密切相关,提出了基于森林扰动检测的遥感林龄反演方法、生长方程和机器学习方法的林龄制图,介绍了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综合模型(InTEC), 分析了在林龄影响下中国未来的森林碳汇趋势,对团队自主提出和研发的双通量塔移动观测系统进行了重点介绍。


柳竞先教授在报告中分享了关于亚热带森林总生产力和蒸发的长期趋势及其机理,解释了亚热带森林日内碳水强耦合占大多数的原因,提出大气干旱或大气和土壤的复合干旱是解耦的主要因素。此外还详细地分析了随着白天降雨量和降雨频率的增加,会降低森林总生产力和蒸发,此效应会随降雨量增大而更加明显。


415日下午,两位专家与部分青年学者、老师及学生进行了座谈,分享了如何培养科研思维、如何在科研路上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科研经验。同时鼓励学生从实验或理论的反常结果中捕捉新发现,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与扎实的实验功底。

 

专家介绍:

陈镜明,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地理与规划系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兼任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植被遥感、通量观测和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已发表 SCI论文 500 余篇,总引用次数为51,000余次,H指数为114(Google Scholar)。现任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主编和JGR-Biogeosciences, Canadian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The Innovation Geoscience 副主编、美国通量观测网络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部 《全球变化与应对 》 重点专项专家组成员、联合国国际可持续发展大数据研究中心国际指导委员会委员。

柳竞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生态环境,大气环境,气候变化,大气和陆面遥感,以及大气圈和生态圈的相互作用。是 BEPS 碳水合模型的早期主要开发者。在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 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和合作发表了 SCI论文 160多篇。文章总引用次数达10.000以上。H指数为54(Google Scholar2025)。担任npj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 学术刊物的副主编。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南路498号 邮编:410004 电话:0731-85623213 湘ICP备09017705号 湘教QS4_201212_010022 丨 信息中心技术支持